本文转自【新民晚报】;国家允许配资的公司
7月1日,回到重庆丰都县外婆家过暑假的8岁女孩萌萌(化名),在长江中不幸溺亡。4日,萌萌的母亲告诉记者,女儿不会游泳,是被他们不认识的邻居带去长江游泳发生意外的。目前,当地警方正在协调处理此事。
萌萌的母亲孙女士向记者介绍,前不久,她女儿回丰都的外婆家过暑假。7月1日下午,萌萌在外婆家小区楼下和邻居范某的孩子玩耍,傍晚5点多,范某带他的两个孩子去不远的长江游泳,也带萌萌一起去了。
萌萌生前照片(受访者供图)
“我们家里人都和范某不熟,他拉我女儿去游泳,没有征求我们家任何大人的同意。而且我女儿根本不会游泳,他给了一只游泳圈、一只跟屁虫(游泳气囊安全浮标),就让我女儿一起去了。”孙女士对记者表示,监控视频显示,一个大人、三个小孩在长江边下水后,范某主要是在照顾他自己的两个孩子,而萌萌离三人有一段距离。傍晚6点13分,萌萌被卷入了一个漩涡。
展开剩余84%“从监控来看,范某当时往我女儿的方向游了一段,但看不出他有没有全力施救。仅仅过了一分多钟,6点15分,他就自己爬上了附近一艘趸船。”孙女士说,后来有市民报警,警方和救援人员前来搜救,孙女士的家人闻讯也来到了现场。“当时范某在一边看热闹,还说他是帮着救人的,我家人并不知道萌萌是他带到江边的,后来是听公安说才知道的。”
当晚,萌萌的遗体被打捞上岸。孙女士一家人查看了附近的多个监控,才了解了事情的全过程。“我女儿又聪明又乖巧,会唱歌会跳舞,学习成绩也经常是第一名。她的老师们听说这事,都哭了。”孙女士十分伤心。
孙女士说,在她和家人看来,范某将不会游泳的萌萌带去游泳,在萌萌遇险后似乎也没有全力救援,对萌萌之死负有很大责任。但目前范某在回避这事,连丧葬费都不肯出,警方正在协调,孙女士也做好了起诉对方的准备。
7月4日,记者致电长江航运公安局重庆分局丰都派出所,工作人员表示女孩溺亡属实,但对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不清楚,该所只参与当时的救援打捞工作,后续由丰都县公安局城西派出所处理。丰都县公安局相关人士也表示,此事由城西派出所在处理。记者致电城西派出所,接电话的工作人员表示不了解此事。
当地殡仪馆工作人员介绍,2日凌晨3点多接到了萌萌的遗体。丰都县官方相关部门对记者表示,此事警方正在调查,以警方的调查结论为准。
进入夏季
溺水事故高发
家长要格外警惕!
如何预防孩子发生溺水事故?
不小心掉进水中
应当如何正确进行自救?
哪些情况容易导致溺水?
哪些地方是高风险地点?
家长孩子都要了解!
预防溺水
“六不准”“四不要”
一定要牢记!
防溺水“六不准”
1、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2、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准在无成人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4、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5、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不准不熟悉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防溺水“四不要”
1、不要在没有家长陪同下私自下水游泳。
2、不要在设置有警示标识的水域游泳。
3、不要在没有安全保障的地方和野外水源游泳。
4、不要在上下学途中和假期在水源周边戏水。
一旦溺水,如何自救?
这些自救措施请让孩子牢记
危急时刻能救命!
溺水自救措施
不会游泳的人溺水如何自救?
1. 尽可能让身体浮在水面上,等着别人施救。
2. 如果周围有可以抓、拉、扶的东西,迅速抓住,借力浮出水面。
3. 如果没有可以抓的东西,就要靠一定的技巧自行浮起来。
4. 换气时,呼气要浅,吸气要深。
5. 有人来救援时,一定要听救援者的指挥,不要猛拽救援的人。
会游泳的人遇突发状况如何自救?
抽筋:
1. 腿抽筋:尽快游到岸边或抓住附近的漂浮物;如无法继续游,深吸一口气潜到水下,努力把脚掰直,再努力往外踹,尽量让腿蹬直,用力直到抽筋慢慢缓解。
2. 手指抽筋:马上手握成拳,反复抓握,然后用力张开,直到不再抽筋。可仰面漂在水上。
呛水:
尽量踩水,将头部露出水面,就能减少再度被水呛到。有规律地踩水一段时间,让自己冷静下来再采取其他措施。
遇到漩涡:
尽量让自己身体平躺在水面上,然后用最为常用的游泳方式顺着漩涡的方向快速游出去。
被水草等缠住:
1. 不要拼命挣扎、乱踢乱蹬,否则会让水草缠得更紧。
2. 若附近有人应尽早求助,抓住可抓的东西,让身体浮出水面。
3. 若没有,最有效的办法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解开水草。
发现儿童溺水后
我们该做些什么?
溺水者肺部其实是没有多少水的。溺水时,人体呼吸道是有保护机制的,防止水进入呼吸道,也就是说,水进入呼吸道后会产生咽喉痉挛等,阻止呼吸进水从而导致窒息,而不是所谓的水灌满肺喘不上!这种时候,一切的“控水”急救都是错误的。
儿童溺水后急救手法:
1.迅速让溺水者脱离溺水现场,确认现场环境安全,将其平卧于地上。
2.将溺水者头偏向一侧,清除口、鼻里的异物,保持呼吸顺畅。
3.大声并用力拍打溺水者,使进入呼吸道和肺中的水流出,判断其意识。
哪些情况容易导致溺水?
1、不了解水性,对自己的体力和游泳能力缺乏正确估计,进入水中便可能导致溺水。
2、即使是习水性的人,未做充分准备活动,下水后突然遭受冷水的刺激,或者游泳的时间过长,体内的二氧化碳丧失过多等原因也会在水下出现四肢痉挛、抽搐,导致失去自主能力而下沉。
3、安全意识淡薄,在非开放的水域游泳,四肢可能会被水底的水草缠绕而导致下沉,或者陷入泥沙而失去控制能力。
4、在水中互相嬉戏、打闹,发生意外后又惊慌失措,导致溺水。
5、身体不好,患有心脏病、贫血、癫痫及其他慢性病的人,可能在游泳中因冷水的刺激而引起旧病复发,从而导致溺水。
警惕这些溺水高风险地点!
不同年龄段儿童溺水发生的高危地点不同:
1、4岁以下儿童的溺水高发地点主要为家中蓄水容器,如水缸、浴盆等。
2、5-9岁儿童溺水高发地点会涉及水渠、池塘和水库等。
3、10岁以上儿童活动范围更大,主要为池塘、湖泊和江河等。
新民晚报综合极目新闻、江苏新闻国家允许配资的公司
发布于:北京市趣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